- 愚
-
yúㄩˊ〔《廣韻》遇俱切, 平虞, 疑。 〕1.愚昧;愚笨。《論語‧為政》: “吾與 回 言終日, 不違如愚。”漢 賈誼 《新書‧道術》: “深知禍福謂之知, 反知為愚。”唐 韓愈 《調張籍》詩: “ 李 杜 文章在, 光芒萬丈長。 不知群兒愚, 那用故毀傷。”明 袁宏道 《與華中翰書》: “夫鄉者, 愛憎是非之孔, 愁慘之獄, 父兄師友責望之藪也。 有何趣味而貪戀之? 浪仙 ( 賈島 )亦愚矣哉!” 太平天國 洪仁玕 《軍次實錄》: “抑何愚乎, 固可笑也。”2.指愚笨的人。《論語‧陽貨》: “古之愚也直, 今之愚也詐而已矣。”3.蒙蔽;欺騙。《孫子‧九地》: “能愚士卒之耳目, 使之無知。”杜牧 注: “言使軍士非將軍之令其他皆不知, 如聾如瞽也。”宋 洪邁 《容齋三筆‧孫宣公諫封禪等》: “將以愚下民, 則下民不可愚。”清 沈覆 《浮生六記‧坎坷記愁》: “而 芸 終以受愚為恨, 血疾大發。”4.戇直。《說文‧心部》: “愚, 戇也。”《史記‧仲尼弟子列傳》: “ 柴 也愚。”裴駰 集解引 何晏 曰: “愚直之愚。”5.敦厚。《孔子家語‧問玉》: “故《詩》之失愚, 《書》之失誣。”王肅 注: “愚, 敦厚。”6.自稱之謙詞。《史記‧孟嘗君列傳》: “愚不知所謂也。”三國 蜀 諸葛亮 《前出師表》: “愚以為宮中之事, 事無大小, 悉以咨之, 然後施行, 必能裨補闕漏, 有所廣益。”唐 李商隱 《為絳郡公祭宣武王尚書文》: “公昔分茅, 愚嘗視草。”清 周中孚 《鄭堂札記》卷五: “愚謂當 項羽 起事時, 尚不肯依附 殷通 。”7.謙稱己之所慮。《漢書‧王褒傳》: “敢不略陳愚而抒情愫。”唐 韓愈 《與祠部陸員外書》: “念慮所及, 輒欲不自疑外, 竭其愚而道其志。”宋 岳飛 《乞出師札子》: “然臣愚欲望陛下假臣日月, 勿拘其淹速, 使敵莫測臣之舉指, 萬一得便可入, 則提兵直趨 京 洛 。”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